健身新觀點:有點肌肉更長壽
06月23日 | 閱讀 1900
肌肉是部神奇的“引擎”。它能讓我們從輕輕眨眼到微笑,,從走路到蹦跳,,甚至爬上陡峭的巖石。近日,,國內外的研究發(fā)現,,豐富的肌肉群不僅能起到保護骨骼的作用,還能降低早亡風險。然而,,不良的生活方式正在令“肥肉”取代“肌肉”,,我們的身體狀態(tài)每況愈下。
擁有肌肉更長壽
肌肉享有“生命發(fā)動機”的稱號,。美國《赫芬頓郵報》為此載文刊登了幾個不為人知的秘密:比如,,人體肌肉組織占人體體重的35%~40%。成年人擁有的骨骼肌大約有650塊,。即使沒有太多的活動,,肌肉消耗的熱量也比脂肪消耗的熱量多。
另外,,根據測量標準的不同,,人體任何一塊肌肉都可能摘得“最強肌肉”的桂冠。比如,,小腿是人體力量最強的肌肉,,嚼肌(也稱顎肌)是承受最大壓力的肌肉,臀大肌則是人體體積最大的肌肉,。
擁有適量的肌肉是身體的保障,。西安體育學院健康科學系教授茍波告訴記者,肌肉是力量的來源,,所有的運動都需要靠肌肉收縮來完成,,肌肉對身體代謝、骨骼保護等都有重要意義,。
比如,,人到老年更容易跌倒骨折,是因為肌肉體積變小,,身體協調性變差,,手腳不靈活。
人體的每片肌肉群都有相對應的關節(jié),,哪片肌肉的面積小,,所對應的關節(jié)就更容易出現損害。例如,,大腿肌肉對膝關節(jié)起保護作用,。如果經常坐著、蹲著,,大腿內側肌肉體積變小,,就易出現膝關節(jié)痛。
另外,,肌肉衰弱還會累及心臟,,成為誘發(fā)心血管病的“幫兇”,;人體基礎代謝率降低,易形成肥胖,。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一項研究則發(fā)現,,如果老年人擁有較多肌肉,他們的早亡風險就會降低,。這是因為增長肌肉有助于降低老年人患上代謝類疾病的風險,。
鍛煉肌肉因人而異
無論男女老少,身體中都需要包含一定比例的肌肉,。調查發(fā)現,,年齡增加對人體肌肉的影響特別明顯。在20~40歲之間,,肌肉變化不大,,到了50歲,肌肉量就開始快速走下坡路,,男性大約減少1/3,,女性減少約一半,。同時肌肉力量也開始衰退,。
美國《健身》雜志刊登的一項研究發(fā)現,其實長肌肉比掉肌肉更容易,。接受兩個月舉重訓練的健身新手,,其肌肉力量可增強47%。訓練停止兩個月之后,,其肌肉力量只下降23%,。這表明只要堅持科學的鍛煉,就能擁有合適的肌肉,。
男孩18歲后再練肌肉,。很多青春期的年輕人都想練出大塊肌肉。但茍波提醒,,肌肉訓練一般都是無氧運動,,運動負荷、強度很大,,而這一階段的青少年處于生長發(fā)育期,,如果過度做這種運動,不但會影響骨骼生長,,甚至會導致骨骼畸形,。建議未滿18歲最好不要急于練出肌肉塊,多做一些提高耐力的運動,,對生長發(fā)育,、強身健體等可以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。
40歲的男人必須要練肌肉了,否則你身體的狀況會以加速度態(tài)勢下滑,。茍波指出,,對男人來說,失去肌肉就失去了生命之本,。中年人可以針對肩背上臂,、腰腹部、下肢的肌肉分別鍛煉,,并將腰腹部當成重點對象,。
可通過仰臥起坐、俯臥撐,、平躺卷腹等動作,,練習腹肌和腰肌,;通過舉啞鈴,、引體向上等練習上肢的肱二頭肌、三角肌,、胸大肌等,,可防止臂力的丟失;通過負重深蹲等動作,,可以練習下肢的股二頭肌和股四頭肌,。以每周3次,每次進行8~10組力量運動為宜,。每天散步,,快走30分鐘,同樣有益健康,。
老年人練練腿:“人老先老腿”,,老年人應格外留心腿部的鍛煉。北京體育大學運動醫(yī)學研究室教授陸一帆說,,老年人也應通過多種鍛煉提高肌肉重量,,改善身體成分。老人鍛煉肌肉應偏重小負荷的力量訓練,,比如練上肢可以舉杠鈴,,練下肢可以做半蹲。如果覺得半蹲吃力,,還可以坐著練習伸彎小腿,,鍛煉膝部和腿部肌肉。 鍛煉不要過量,,可以連續(xù)做15次,,每次3~4組,,兩組間休息三五分鐘,以身體能承受為度,。
男女鍛煉重點不同,。陸一帆說,在練肌肉的訓練方法上,,男女是沒區(qū)別的,,但運動量應有所區(qū)別。一般情況下,,男性對臂部,、胸部和腿部肌肉的要求較高,可多做一些推舉杠鈴的動作,,背著杠鈴做下蹲,,可以有效鍛煉腿部和腰腹肌肉,平躺舉杠鈴可以鍛煉臂部肌肉,。
女性對曲線要求較高,,表現在胸部、腰部和臀部,。女性比較適合用小重量的啞鈴,,做一些推舉、轉體等動作,,效果也很明顯,。建議剛開始時,,以中等運動量為宜,,抬舉啞鈴、杠鈴應隔天做1次,,1次舉12~15次,,每次做3組,運動時間在1.5小時之內,,女性可根據體力減少運動量,。經過一段時間的基礎鍛煉后,可將鍛煉重點放在大肌肉群上,,堅持半年到一年,,體形就會有顯著變化。
要提醒的是,,瘦人最好少參加長跑,、踢足球等耐力運動,因為消耗大量熱量,,只會越練越瘦
吃+動,,練出好肌肉
茍波表示,,最標準的肌肉水平是全身的肌肉塊平衡,左右,、上下對稱,。生活中,人們可以參照國家體育總局制定的《國民體質測定標準》自我測試,,比如男性40 歲后能做10個俯臥撐,、30秒內反復蹲起19次等;也可以自己用手測試肌肉的硬度,。一旦發(fā)現身體狀態(tài)滿足不了工作和生活的基本需求,,如爬了幾層樓后就氣喘 吁吁,雙腿發(fā)軟,,就說明要加強鍛煉了,。
專家提醒,運動是讓肌肉體積變大的方法,,特別是做器械練習能讓肌肉體積增大,。器械屬于瞬間性強的無氧運動,而無氧運動的特點是能提高人的爆發(fā)力和負重能力,,鍛煉肌肉,。鍛煉時,要把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結合起來,,長期堅持,。沒接受過器械運動的訓練者,最好有教練指導,。
飲食關系到肌肉生長,。陸一帆告訴記者,多吃蛋白質含量高的食品有益于肌肉增長,。瘦人更要注意增加蛋白質的攝取,,如牛肉、蛋,、禽類,,豆制品等;同時要保證碳水化合物的攝取,,以防止蛋白質作為熱能被消耗,;在訓練前12小時,可吃些高熱能食品,,如巧克力,、含糖飲料等。訓練剛結束時,,要少喝冰水,。一些素食也有強壯肌肉的功效,。
美國愛荷華大學科學家完成的一項研究發(fā)現,每天吃一個蘋果可以健美身材,,防止肌肉松弛,。此外,美國營養(yǎng)師總結出可增強肌肉的4種素食:堅果含豐富的蛋白質,,有益肌肉生長,;豆豉和豆腐都有益肌肉生長,是肉類食品的絕佳代替品,;藜麥中含有人體無法產生的9種重要氨基酸及大量的 碳水化合物,,可為高強度運動長時間提供能量;亞麻籽,、芝麻,、南瓜子和葵花子等種子類食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“好脂肪”。
肌肉還能在睡眠中增長,。美國全國睡眠基金會表示,,深睡眠階段全身肌肉放松,肌肉中血流量增加,,肌肉生長激素釋放,,肌肉組織生長并完成自我修復,建議成人每晚睡夠7~9小時,。如果睡眠不足,,鍛煉再刻苦也是白搭。
相關鏈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