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心咒
09月09日 | 閱讀 1830
靜心咒又稱寧心咒、清心咒。眾生皆煩惱,,煩惱皆苦。煩惱皆不生不滅,,不垢不凈,,不增不減。有形者,,生于無形,,無能生有,有歸于無,。境由心生,。若持誦靜心咒則不會被情緒左右,有利于碰到問題時(shí)能立刻冷靜下來,。持誦靜心咒時(shí):“靜,,以不動制萬動。靜,,心則清,,體則涼。 喜,、怒,、哀、驚,、亂,、靜全由心生。
老君曰:
大道無形,,生育天地,。大道無情,運(yùn)行日月。大道無名,,長養(yǎng)萬物,。吾不知其名
強(qiáng)名曰:「道」。
夫道者有清有濁,,有動有靜,。天清地濁,天動地靜,,男清女濁,,男動女靜。
降本流末,,而生萬物,。清者,濁之源,。動者,,靜之基。人能常清靜,,天地悉皆歸,。
夫人神好靜,而心擾之,。人心好靜,,而欲牽之。常能遣其欲,,而心自靜,。
澄其心,而神自清,,自然六欲不生,,三毒消滅。所以不能者,,惟心未澄,,欲未遣也。
能遣之者內(nèi)觀其心,,心無其心,。外觀其形,形無其形,。遠(yuǎn)觀其物,,物無其物。
三者既悟,,惟見于空,。觀空亦空,空無所空。所空既無,,無無亦無,。無無既無,湛然常寂,。
寂無所寂,,欲豈能生?欲既不生,,即是真靜,。
真常應(yīng)物,真常得住,。常應(yīng)常靜,,常清靜矣。如此清靜,,漸入真道,。既入真道,名為得道,。
雖名得道,,實(shí)無所得,。為化眾生,,名為得道。能悟之者,,可傳圣道,。
老君曰:
上士無爭,下士好爭,。上德不德,,下德執(zhí)德。
執(zhí)著之者,,不明道德,。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,惟有妄心,。
既有妄心,,即驚其神。既驚其神,,即著萬物,。
既著萬物,即生貪求,,既生貪求,,即是煩惱。
煩惱妄想,憂苦身心,,便遭毒欲,,流浪生死。
常沉苦海,,永失真道,。真常之道,悟者自得,。
得悟道者,,常清靜矣。
太上臺星,,應(yīng)變無停,。驅(qū)邪縛魅,保命護(hù)身,。 智慧明凈,,心神安寧。三魂永久,,魄無喪傾,。
相關(guān)鏈接